今天,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已成為整個電力行業的共同目標。這一規模宏大的轉型,無疑為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都帶來了新的挑戰,承擔電力分配功能的配電網亦不例外。在迫在眉睫的轉型面前,電網企業如何更好地為配電網運營“解鎖”新的功能和價值,以積極應對新型配電網帶來的挑戰與變化?
與傳統電網相比,新型電力系統將以新能源為主體,這就使得其運行和調度呈現出更強的非計劃性,需要適應“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非完全實時平衡模式;此外,新型電力系統不僅需要滿足分布式新能源的大量接入,還需要滿足柔性、生產與消費兼具型負荷的大量接入,例如不斷涌現的電能產消者。
此外,電網企業還需要讓配電網減少峰值需求,優化分布式能源應用,改善停電的響應時間,同時提升對配電網的資產管理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電網企業就需要更高保真度的數據和實時分析工具,來管理配電網絡中的雙向電力流動。
配電網面臨轉型,高級配電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面對這些新的變化,傳統的配電管理系統往往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更具智能化的高級配電管理系統EcoStruxure™ ADMS應運而生。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將ADMS 視為用于控制、分析和優化電網運行的集成軟件系統軟件工具,它旨在為配電系統運營商提供強大的分析工具以改善分析和運營流程,以適應配電網轉型帶來的新挑戰。
在一個高度數字化的運營環境中,能夠獲取來源更豐富的數據往往是一種顯著的優勢,它意味著系統能夠得到更多的參考信息,以提供更加精準的分析和預測。ADMS的一個優勢正是通過廣泛的互聯互通性,與EMS (能源管理系統) 緊密集成,并包括SCADA(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DMS(配電管理系統)、OMS(停電管理系統)、以及DERMS(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等多種功能模塊。
此外,為獲取更加全面豐富的數據,ADMS還可以和ERP (企業資源規劃)、CRM (客戶關系管理)、GIS (地理信息系統)、AMI (高級計量基礎設施)、MDM (電表數據管理)以及MWFM (移動勞動力管理)等離線和近實時系統進行對接。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通過數據分析“解鎖”新功能
這種互聯互通的優勢,讓ADMS得以構建出一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智能中心”,通過處理和分析數據,為傳統的配電管理“解鎖”更多新的功能和價值。
例如,通過與AMI和MDM的集成,智能電表可以幫助在配電網絡中報告停電和故障,除了從AMI 前端系統收集斷電和通電等信息之外,ADMS 還可以與 SCADA (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合作報告故障單,主動發現、預測和識別斷電,并幫助縮小預測的故障范圍。此外,ADMS 還可以輪詢相應電表的電壓,并使用這些電壓讀數驗證智能電表上的電壓值,以及將電壓驟降/驟升事件信息用于各種配電管理應用,如降低保護電壓等。
又如,在逐步提升新能源比例的需求面前,ADMS可以為符合標準的分布式能源提供第三方系統集成,并通過DERMS為配電網絡中的分布式能源提供實時監測、近期預測和用戶友好的控制功能,從而助力增強現有配電網吸收大量分布式能源資產的能力。此外,它還可以通過不斷監測和分析當前安裝在網絡上的分布式能源類型,實時或近乎實時地避免潛在問題。
再如,還在擔心配電網維護人員調度失當,以“遠水”解“近渴”?ADMS同樣可以通過集成AVL(自動車輛定位)的數據接口,近乎實時地掌握維護車隊的位置,從而讓維護人員隨時得到最佳的調度。
優化業務流程、成本及可持續性,實現價值提升
由此,電網企業可以通過實施先進的ADMS改善業務流程,加強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并獲得廣泛的價值提升。
首先,ADMS 可以通過提供更好的態勢感知和改進的功能提高安全性。其次,電網企業可以借助ADMS提高分布式能源消納能力并優化分布式能源性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電網約束,并在可能的情況下推遲資本投資,實現更大的柔性。此外,通過將故障定位、隔離和服務恢復功能(FLISR) 無縫集成到 OMS 中,ADMS還可以更準確地預測事故地點,縮短恢復時間,更快、更有效地緩解斷電造成的影響,從而提高彈性,提升用戶滿意度。
除了改善配電網的性能指標,ADMS同樣可以在成本和可持續性方面帶來助益。借助ADMS,電網企業得以開展更好的運營和資產管理,更加密切地協調規劃和運營,并利用系統自動化和遠程功能,更輕松地實現網絡優化,這些改善都有助于節省成本和投資支出。在改善可持續性方面,ADMS則可以通過先進的優化算法減少能源損失,以及通過電壓和無功分析提供更高的電能質量和最佳電壓水平,支持需求側管理計劃和電網邊緣資源的優化,并合理規劃對新分布式能源的擴容。